超速成鹽滷豆花
我的臉書社團,歡迎加入『變東變西玩廚房』
我的臉書粉絲團『變東變西玩廚房』希望來幫忙按個讚👍,我會分享在生活中關於食材的大小事哦!
材料:冰豆漿(可以買義美的無糖冰豆漿或是自己做)
鹽滷跟豆漿比例(鹽滷6cc:豆漿1000cc)(鹽滷10公克:豆漿1500公克)
自己做豆漿:
1.非基改乾黃豆300公克泡一個晚上。
2.用調理機或果汁機把黃豆弄細(要細到像花生粉那樣)。
3.要準備的豆漿棉袋。
4.事先準備3000cc的水,就是整個做濃豆漿需要用到的水。包括調理機打黃豆時的水,也是從這3000cc裡頭拿。
5.磨好的豆子在棉袋裡搓到沒有滑滑的感覺,豆渣就能擰乾了。
6.煮豆漿至少要煮30分鐘左右,因為這樣的比例豆汁很濃,所以要一邊煮一邊攪動鍋底否則鍋底很容易燒焦,豆漿會有焦味。
7.豆漿煮完會少個400~500cc(目測大約是5分之一)。自己磨豆漿的話,要煮好濃豆漿後要放涼,再開始進行下面製作方法。
用鹽滷做豆花跟豆腐的差別在,豆花是冰豆漿28度c以下,點豆腐要熱豆漿75~85度c。
而且鹽滷的特性是需要遇熱才能把蛋白質凝結。
85度以上凝結出來的豆腐較扎實,適合做豆腐乳。
做法:
1.經過實測鹽滷10cc:義美無糖冰豆漿1500cc。
6cc:1000其實也可以,但太軟很不好挖,會碎掉。
2.稍微攪拌一下,如果表面有泡沫要撈掉,不然蒸的時候表面會有泡泡痕跡。
3.大同電鍋外鍋一杯水(約20分鐘)。
4.鍋蓋不能蓋緊要留縫隙,不然豆花會起泡,這個跟蒸蛋的原理一樣,蒸得漂不漂亮就看這個步驟了。
5.我的鹽鹵是用台鹽的,鹽鹵只是凝結蛋白質的功能(凝固劑),也有用葡萄糖酸內脂、泥火山水、醋酸水、洋菜粉、菜燕粉、吉利丁、吉利T、熟石膏(中藥店有賣)、還有更厲害直接用雞蛋的比例弄出真的雞蛋豆花的。
熟石膏算是一種能吃的藥材,容易結石的體質不要吃用熟石膏做的豆花豆腐。跟生石膏、石灰或做外用貼布的不一樣,千萬別弄錯了😱😱
當我自己做鹽鹵豆花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不是每一款豆漿都能做成功。原因出在它的原料比例,如果不是真的黃豆比例較高的豆漿是無法用鹽鹵做出豆花的。市售的豆漿,有的濃稠是靠食品添加物增稠出來的。至於是哪些廠牌的豆漿,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親自動手試試,也順便知道市售有非基改黃豆成份的豆漿,真的不太好找。
用鹽滷做豆花,一定要注意豆漿的溫度。鹽滷豆花以冰豆漿為佳。否則鹽滷一進溫豆漿,豆花會立刻就花了。
手工鹽滷豆腐的製作方式一·
用剛才做的煮好的濃豆漿做沖出豆腐花,靜置30分鐘讓它結出豆腐腦。
做豆干的點滷溫度很重要,鹽滷的量也很重要,可以增加50%。
溫度越高,豆漿腦會越花、越扎實。
結出來的豆腐腦,要一勺一勾舀到模具裡舖好。
舖好後蓋巾的動作也很重要
上面再壓個重物,壓30分鐘就差不多了。豆腐建議不要壓太重,放個一公斤左右時間拉長就好。豆干可以壓重一點它會比較扎實。
壓的時候會出現滷水,滷水不要丟掉,收起來可以浸豆腐,豆腐吃完的時候,它還可以拿來洗鍋子。
滷水是黃的
我在壓豆腐的時候其實已經半夜1點多了,好累😔,所以貪快想睡了,才會壓不夠時間。
切成四塊,泡進剛才收集的滷水裡,就可以進冰箱冷藏了。基本上自己做的豆腐因爲沒有加防腐劑,所以賞味期短,能早點吃完就早點吃完它。如果吃不完,第二天開始,浸豆腐的水就要隔一天換新的冷開水。放太久有可能會酸掉或發霉。
成功的豆腐⬇️
失敗的豆腐⬇️,失敗的會黑黑的,是因為我有加一半黑豆,而且還很假會的用豆漿機煮,沒濾渣。
豆腐的製作方式二:
這次用很準確的方式,用溫度計量到豆漿85度,就開始『點豆腐』
74度下鹽滷
不小心發現
板豆腐,點滷溫度是70幾度,才會嫩
製作豆腐乳的豆腐,要比較扎實,點滷溫度是85度。
豆漿溫度越高(85度),豆腐越扎實。
豆漿溫度越低(74度),蛋白質凝結起來越嫩。
豆腐點滷時的溫度➡️壓製時的溫度,都會影響最後成品。
若壓製時,溫度低到65度以下,就會影響它再重組的效果,也有可能會完全不凝結。
所以點滷完,靜置20~30分鐘,一定要趕快入模壓製,否則真的會失敗。
冬天寒流來的時候,點滷溫度不能低於80度,因為氣溫低,豆漿冷卻速度很快,有可能還鹽滷還沒凝固豆漿的蛋白質,溫度一下子下降太快,也會影響到豆腐腦凝結的效率。所以寒流來的時候室溫低,點滷的溫度要升高。
炸豆腐
我收集了幾個常遇到的問題:
1.豆漿機做的豆漿能做豆腐嗎?
答:不太行,因為它做的豆漿,不夠濃,而且有豆渣,口感會沙沙的,要濃豆漿才可以。
每種凝固劑對蛋白質凝結的方式不一樣。鹽滷是遇熱會結豆腐花。做豆花要用冰豆漿,冰豆漿加了鹽滷後,喇均勻,進電鍋蒸(像做蒸蛋一樣)。所以豆漿裡真正蛋白質的含量很重要。有一種高雄9號的綠晶黃豆,用它做豆漿質量就很好。
2.慢磨機做的豆漿能用成豆腐嗎?
答:泡好的黃豆如果要用慢磨機磨豆子,顆粒太粗,而且最少要重覆磨三次,真的很厚工。還不如用果汁機還比較快,但是馬力不夠會傷機器,所以像手持攪拌棒這類的小家電,就別操它們了。不夠馬力、分很多次處理黃豆,要耗很多水,做起來會變淡豆漿。淡豆漿就像一般豆漿機處理出來的成品一樣,只適合直接喝,不適合做豆腐。
再則如果不小心豆漿不夠濃怎麼辦?其實煮久一點,像煮果醬那樣把水份脫出也行。
3.基改非基改的黃豆怎麼分?
答:台灣因為食品標示法規,規定基改及非基改東西,都必須要標示。但大部分如果沒有特別標示非基改的,一定都是基改作物。這個可能要買東西的時候,多注意一下成份標示。還有產地也能作為辨別方式,黃豆產地如果是澳洲、加拿大,這個都可以放心,這兩個地方對於基改作物管制都很嚴格。
種過基改作物的農地,會沒辦法再種非基改的作物,所以目前台灣很多青年返鄉的小農,都有這方面的知識,很少人會拿自家農地去種基改作物。
4.有沒有100%的黑豆豆腐?
答:我個人試過100%的黑豆用鹽滷凝結,結果失敗了。市售的黑豆豆腐若沒有跟黃豆1:1搭配,它有可能是使用別的方式做凝固。市面上的黑豆豆漿、豆腐需要配一定比例的黃豆。因為單獨黑豆做不起來,我個人試過,用黃豆的比例換成純黑豆,失敗。用2倍黑豆也是失敗。黑豆、黃豆、毛豆都是屬於大豆類的。毛豆熟成後曬乾就是黃豆了。
5.黃豆蒸熟再打成漿能用嗎?
答:製作方法不同味道也會有差異。一般聽過的方法:1.黃豆粉泡出來的豆漿。2.豆漿機做的豆漿。3.黃豆蒸熟再用果汁機1:10加水打成漿。4.生豆泡水再磨成漿。
大部分傳統的豆漿店,都是七早八早起來磨豆做的。但是用生豆磨出來的豆漿還分2種煮法,1.濾渣煮。2.帶渣煮。這兩種煮法都會帶著焦香味,只是帶渣煮的比較少,因為豆漿機跟脫漿機的關係,帶渣煮鍋底很容易燒焦很難洗,且脫漿的時候溫度太高了,濾漿的布大多不耐熱,耐熱的很貴。
以上四種煮豆漿的方式,各有風味,沒辨法說誰好誰不好。
6.如果調理機能夠把黃豆打到吃不出的口感,做豆腐豆花還要濾渣嗎?
答:要濾,不然就會像我那塊失敗的豆腐一樣,手一捏會呼企(碎掉)
7.用(營業版)洋菜粉做豆花,洋菜粉1公克:豆漿370公克。因為我的豆花,都是從自己做豆漿開始。如果要使用市售的豆漿,務必要選濃的豆漿。洋菜粉使用的時候,必須要先用50~100倍的水加熱溶解後再跟熱豆漿混合,混合後隔水降溫再到冰箱冷藏。傳統豆花都是放在水冷式的冷藏櫃中保存,但因為小量,最佳賞味期還是5~7天內。豆花變質它的表面會變色,而且會臭酸。
洋菜粉是屬於冷卻凝固,蛋白質的含量不會影響凝固後的成品。
用鹽滷做豆花豆腐,豆漿一定要很濃才凝結得起來。這兩種的作用不太一樣。
一般洋菜條屬於材料原型它的使用比例跟洋菜粉不太一樣,洋菜粉因爲去除過水份,它屬於濃縮的原料。
⚠️洋菜條7公克:豆漿1500公克。
⚠️全聯洋菜條10公克+水500:義美無加糖5.1濃豆漿2瓶「936CC✖️2」
若按照洋菜粉包裝上的1500:10,做出來就是很硬的洋菜凍。
如果把豆漿,換成鮮奶,就變鮮奶凍了,淋上果醬或是巧克力醬也是很好吃的甜點。
照片這款洋菜粉已經停售了。
舀豆花的影片注意說明:
煮糖漿的方法:影片因爲解析度調太高,所以會跑得有點久,它沒壞。
p.s.若不想等的話可以到我相簿在《豆漿豆腐豆花》裡看也行。
不同鍋子煮焦糖的效果不一樣
另附上糖在不同溫度下的資訊截圖,希望對想玩糖漿的廚藝有幫助。
2018/07/08 我很手癢,但是因為前幾天去景美的烘焙材料店,店員告訴我,之前賣的紅榜股份有限公司的洋菜粉,停售了。
我只好買他們說一樣的寒天粉回來重新試比例。
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果然,不同廠牌的洋菜粉(寒天粉),凝固的比例和口感都不一致😭😭
不過我後來再買別的廠牌的洋菜粉試驗,我發現洋菜粉的需要「短時間快速的降溫」,才不會出現照片中的豆漿和水分離的現象。
遇到照片上的狀況,可以隔水加熱,讓它全部融化,再重新隔水快速降溫,就可以把這鍋花掉的豆花,救回來了!
這款寒天粉120公克,售價是台幣280元,成份是紅藻石花類。
我是照原來洋菜粉的比例試作,乾黃豆300公克,水3700cc,寒天粉11公克。
因為店員告訴我,寒天粉比舊款洋菜粉的質地要軟一點點,所以我就多加了一公克寒天粉。
包裝說明上的比例建議是寫寒天粉1公克:水100cc。
我覺得,這包寒天粉,如果要避免它上下分離的現象,煮好後的冷卻時間要縮短。
所謂的冷卻時間縮短,就是隔水降溫。不能放著等它自己涼。
試驗結果寒天粉不等於洋菜粉
不同廠牌的寒天粉、洋菜粉的製作效果都不太一樣。像一心豆花粉,它的成份表裡有很多其他的粉類像樹薯粉、地瓜粉,但比例配方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任何食物過與不及都不好。千萬不要聽說「寒天」可以減肥,就餐餐吃、天天吃,減肥不能靠單一食物,很容易營養不均衡。像寒天是食品,食品是沒有治癒疾病作用的,像單一食物要達到某種程度效果,份量要很多很多很多,同時也有可能吃太多,而害腸胃消化吸收出現問題。
對於人體吸收最大的法則是30%,所以一次吃太多,人體也吸收不了。真的沒必要把自己的胃撐爆。
測試的黑豆豆漿
有個網站,寫說鹽滷有毒,所以買原物料,要小心挑選,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原料。
鹽滷是海水提煉出氯化鈉後的產品,當海水中的鈉經過粹取後,殘留下來的就是鹽滷。
鹽鹵(點鹵技巧)
2020/5/8
紅麴鹽鹵豆腐
本影片,是針對 液態鹽鹵 製作豆腐的紀錄!
⚠️⚠️並不適用所有的凝固劑!
鹽鹵有分液狀跟粉狀
粉狀鹽鹵保存不易,買回來如果沒有進冷凍庫保存,一旦受潮,就會沒辦法凝固豆腐,很早之前我在深坑豆腐遊客中心買過,老闆沒教我要冰冷凍,沒幾天,等到我買到黃豆要做豆腐的時候,粉狀鹽鹵受潮化成水,浪費了我好幾斤黃豆😭😭😭
鹽鹵很多種廠牌
但大多有在製鹽的地方
可能都有賣鹽鹵
鹽鹵是海水去除雜質、加熱蒸發結晶、
脫水產出鹽後,脫水的液體就是鹽鹵。
有人不愛 ⚠️熟石膏 的味道
熟石膏吃多了,有些人的體質容量產生結石,對身體健康會產生負擔。
有人不愛 #葡萄糖酸內脂(#GDL)的口感
這個是「中華豆腐」的口感,如果要吃這種的,到商店買就好了,不需要自己動手作,沒意義!
有人不愛吃酸的豆腐(醋、檸檬汁)
蛋殻醋或是檸檬汁,多多少少還是會酸酸的
所以我只好想辦法做鹽鹵豆腐!
製作鹽鹵豆腐需要注意:
1.豆漿不要打過細
黃豆打太細,會讓豆子裡的油脂跟膳食纖維掉到漿裡面,這樣會影響鹽鹵凝結效果。
🚨🚨黃豆⚠️並不會因為被打到越細,漿就能取越多🚨🚨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部用稀釋檸檬汁做豆腐,她就把豆渣打第二次,我看了就超😓😓😓,所以,決定在影片中補上「調理機攪打黃豆的過程」
我曾經因爲黃豆打太細,遇到豆腐壓了十公斤重,沒辦法順利脫水,然後豆腐紗巾毀了沒辦法洗,最後只好丟掉😱😱😱
2.豆腐的點漿溫度
⚠️夏天,點鹵溫度74°C以下一定是嫩豆腐,超過80°C以上,做出來的豆腐,是適合做成豆腐乳的豆腐。
⚠️冬天,點鹵溫度是75°~78°C以內點出來會是嫩豆腐,豆腐乳則是85°C左右。
為什麼點鹵要分季節,因為,豆腐腦起鍋的時候,如果低於60°C,它入模具的時候,怎麼壓都不會有變豆腐模的四方型。
3.測豆漿溫度,最好用探針式的,不要用紅外線測溫槍。
⚠️紅外線測溫槍,遇到表面有泡泡的東西,鍋面跟鍋底的溫差,最誇張的時候會誤差20°C。
所以,做鹽鹵豆腐一定要用「探針式溫度計」。
4.夏天,點鹵後,靜置20~30分鐘,豆腐腦的降溫速度不會那麼快。
冬天,特別是寒流來的時候,降溫速度很快,靜置的時間,最多就是15~20分鐘,如果不小心低於60°C,就乾脆不要入模,當熱豆花吃掉就好😭😭
因為,點鹵後,溫度一旦錯過,就會像「犀利人妻-謝安真」一樣,回不去了🤔🤔
5.準備一個細濾網、紅麴米打細一點、買紅麴粉
以上這三種方法都可以,主要紅麴米不能影響豆腐口感。
6.豆腐壓模的重量,以1公斤左右為佳,太重也不好。壓太重,豆腐會從蓋子邊邊被擠出一條邊。
施重不均,豆腐也會歪掉。
壓模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小時,壓太久,還是會扁!
豆腐染色是第一次
還好我家冰箱跟哆啦A夢的口袋一樣
居然有紅麴米🤣🤣🤣
紅麴米是天然的食用色素,我試圖用咖啡機蒸氣取紅麴水,結果失敗。
紅麴粉,直接用「熱水沖」是最容易取出紅色色素的方式,但是,紅麴菌50°C就差不多死光了!
千萬不要以為紅麴多養生,我會做之後,就發現,真的會很騙人!
但因為我們也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紅麴米加熱後的菌剩多少,紅麴也還是適量食用就好。
「食物千好萬好,但是過量就不好!」
每一種材料,都有它的特性,只要掌控它的特性
鹽鹵豆腐就會這樣生出來🤔🤔🤔
準備材料:
非基改黃豆900公克
臺鹽液態鹽鹵25公克
紅麴米10公克,水5000CC
紅麴米不能放太多
太多味道會變苦
我不覺得紅麴豆腐有多養生
因為豆漿點鹵的溫度70°C以上
紅麴菌不耐高溫
通常50°C菌就都死光了
如果當作天然色素來取用
紅麴染色效果真的很讚!
粉紅色的豆腐也很討喜!
洋菜粉(寒天粉)冷凝版豆花
這款洋菜粉,是屬於市面上在大賣場、商店、傳統雜貨店常見的的廠牌!
我必須要告訴大家,不同廠牌的洋菜粉(寒天粉)
是有很大的差異!
但是好在,如果冷凝後,發現太軟或太硬的話,都還有補救的機會!
這款包裝的洋菜粉是在大賣場買到的材料。
烘焙材料店比較常看到這個廠牌的洋菜粉。
洋菜粉(寒天)豆花
「洋菜粉」跟「洋菜條」的用量不一樣
洋菜粉也有營業版跟一般版
營業版的超級洋菜粉是濃縮版的是1:370
一般版的洋菜粉1:230
我家平常是用營業版的,這次用一般的洋菜粉才知道,濃縮跟沒濃縮的,真的差很多!
洋菜粉包裝上寫10公克,但是我實際秤重後,發現有12公克,買到的洋菜粉,其實容量可能都會有誤差,所以,還是要習慣秤重,才不會做失敗!
豆花準備材料:
義美無加糖豆漿2500CC
洋菜粉一包(12公克)
水240CC
1.洋菜粉用常溫水溶化
2.豆漿加熱到90°C左右
3.開始用小火把洋菜粉水煮到出現稠稠的。
4.熱豆漿跟洋菜粉水混合
5.洋菜粉豆花,降溫的步驟很重要!
隔水降溫,放冷水的流速也很重要!
降溫太慢,豆花冷藏後會變更花!
降溫的時候,也要小心水會噴到豆花鍋裡!
6.煮糖漿準備材料:二號砂糖300公克、水350
選的鍋子很重要,不要用陶瓷塗層的鍋子,會煮不出焦糖香!
不需要過度熬煮,加水後關小火煮滾到糖都溶化就能關火了!過程不會超過20分鐘!
這次豆花簡易版,就是很任性,不想從泡黃豆開始,所以選了平時最常買來喝的豆漿作示範!
挑選的豆漿,以非基改黃豆、沒有額外食品添加物的產品為主!
成份:黃豆、水
洋菜粉的特色是遇冷會凝結,
所以買來的豆漿,
一定要加熱到跟洋菜粉水的溫度差不多後,
才能充分結合在一起,
如果溫度不一致就混合,洋菜會結塊。
有人看完影片,一定會想說,
為什麼不用冰豆漿溶洋菜粉?
豆漿再加了溶洋菜粉的水,不就稀釋了?
問題是,洋菜粉在豆漿裡面煮,
看得出來有變稠了,混合後會變不是這麼一回事!
所以我還是決定用最基礎的方式拍成影片!!
糖漿,是所有飲料店、豆花店、剉冰店的不傳秘技,有的加黑糖提味!有的用黑糖蜜煮增稠!
我這個版本,都不用!
用 二號砂糖(二砂)+水就很厲害了!
洋菜條豆花
洋菜條製作豆花
本集內容介紹的主要材料,
全聯都買得到!
準備材料:
洋菜條10公克
水600cc
義美厚豆奶2瓶936*2
洋菜條凝固比例:
水600,義美厚豆奶1872
總水份2472:洋菜條10公克
所以1公克洋菜條凝固約250公克的液體
(這個比例算是洋菜條豆花的凝固極限)
豆漿跟水超過這個比例太多,就會太軟!
液體太少,凝固起來會太硬,像在吃洋菜凍!
如果要做成「純洋菜凍」洋菜條1:水110~150
#洋菜條、#洋菜粉、#寒天,這三者
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東西。
洋菜條算是洋菜粉的前身,
但是為了磨粉,它必須再脫水過,
所以洋菜粉比洋菜條要濃縮一點
洋菜粉也有分「營業用」跟「一般用」
營業用的叫「超級洋菜粉」
這次示範的材料全聯都買得到,
義美的厚豆奶、洋菜條(在麵粉雜糧區)
豆奶不要買錯成高纖的,高纖的做起來會不滑順!
洋菜條本身需要比較多的水去融化它,
所以才需要用厚豆奶,
融洋菜條的水量不能減,
因為我試過水400、500CC煮出來都很不理想,
最後是600CC完勝,
而且洋菜就是要先加熱煮過才會有凝結效果!
跟一般的凝固劑用法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