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杏仁油-可以自己榨
我的臉書社團,歡迎加入『變東變西玩廚房』
我的臉書粉絲團『變東變西玩廚房』希望來幫忙按個讚👍,我會分享在生活中關於食材的大小事哦!
材料:南杏、家用榨油機一台
南杏又可稱作甜杏仁,另一種叫北杏稱作苦杏仁,在甄嬛傳裡的安陵容自殺時吃的就是苦杏仁,苦杏仁吃太多是會氰化物中毒的,不過南北杏的功效差不多都是潤肺的,相對安全的是南杏,南杏吃多了就是潤腸,便秘的人可以試試,一次一個人用20公克加1000cc的水放進果汁機打細煮沸吃,腸子就會咕嚕咕嚕的翻滾了,北杏其實如其名它會有苦味,吃過量會氰化物中毒,任何東西過量都不好,還是要謹慎用量。
南杏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維持皮膚及血球細胞的健康。
甜杏仁油: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A、B1、B2、D、E、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適用膚質:嬰兒、乾性肌膚、皺紋肌膚、敏感肌膚、問題肌膚(易癢、紅腫、發炎),不適合用在有傷口的肌膚,會影響傷口癒合。建議用在手工皂的量為10%~25%,用在護手霜可以到35%,太多會影響護手霜的質地,畢竟它還是軟性油質。皮膚濕疹有幫助。
我一共買了2台斤打算分批試驗用家用榨油機榨杏仁油,心想若沒榨成功,大不了就是有一大堆杏仁泥,再用料理機做杏仁漿好了,但沒想到榨油過程超級順利的,順利到我想寫部落格做實錄,哈哈哈!
過程一共試了3種程式:
1.亞麻籽/冷榨
2.核桃/冷榨
3.油菜籽/冷榨
但是我又事先用烘乾機烘600公克,花了近48小時烘乾,為的是去除它的多餘水份,因為我買的時候,它是被冰箱冷藏拿出來的,擔心它會有水份,所以才會事先做了處置,但最後證明事先烘乾是沒必要的,只要用油菜籽/冷榨程式,不但不會出油泥,而且出油率比用亞麻籽/冷榨高一點點,而且還不會把杏仁味逼出來,杏仁味都留在杏仁粕裡了。我想日後杏仁粕可以加到固體肥皂裡,說不定還能做成去角質皂!
一開始我用亞麻籽/冷榨時是用經過48小時烘乾過的南杏,等榨到結束時,我換了沒烘乾過的,但程式改用核桃/冷榨,才一開始榨就噴出一堆油泥,嚇得我立刻暫停,不過幸好我只有抓一小把試而已,立刻停也沒卡機,然後再OFF後,改用油菜籽/冷榨後,發現宇宙無敵順利,不過這次試驗後,下次若要再榨高品質、未精緻的甜杏仁油,我一定會固定用油菜籽/冷榨程式做,且南杏也不用到事先烘乾了,烘乾很麻煩,整間屋子裡都會很溫暖,雖然它是低溫烘,但再低溫都還有50~60度哦。
廢話不多說,接下來要秀我的成果了。
一次大約放一台斤600公克就好,太多的話中間那個桿子會卡卡的。
家用榨油機有很多種,用到現在覺得它真的便宜又好用。操作也很簡單。
油料就是程式,選油菜籽程式,香型選冷榨就好,冷榨是沒有炒種籽,但啓動前會暖機6分鐘,可以先按啓動等6分鐘再把料放進去,也可以先放等暖機6分鐘後它就會自己開始轉動且把料推入“進料口”。
榨油過程幾乎可以不用理它,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濾油網,它榨到一半的時候要用乾淨的小湯匙稍微推一下,免得它一直榨,油下不去會滿出來,油很難清,油只能用乾的紙巾或餐巾紙擦,不然用抹布擦,後面在洗抹布的時候會很想飆髒話。
正常出渣口要像照片上那樣乾乾的,若是出來的渣濕濕的或噴油泥的話,不是種子含水就是選錯程式的問題,我為了預防是種子含水的問題,所以事先烘乾了600公克的南杏,排除了材料含水份的原因,我就大膽的換程式試它。
另外若還有要注意的就是材料新不新鮮的問題,若是原料有受潮或保存不當的問題,榨油過程都會現形,例如:有油耗味、台語說的臭釙味都是材料不新鮮才會這樣。只能丟掉了,所以買這些材料的時候要找信任的商店,還有店家生意要好,還有他的保存方式也很重要,含油脂的材料若是從冰箱冷藏拿出來,它會比在常溫保存的還安全,油在低溫環境下氧化速度慢。買東西其實還是有學問的,不要亂買,若可以拿起來聞一聞也是一個方法。若是冰冰箱太久不新鮮,還是會變有冰箱味哦!
這台榨完會有嗶聲,控製面板上也會顯示END,就表示它榨完了。
剛榨好的油上面都會有一點泡泡是正常的那個很營養千萬別二百伍的撈掉它。
這樣榨600公克差不多花了半個小時左右,其實也不算久
我覺得自己榨的油很安心,但是缺點就是沒有外面賣的香,因為天然的食物如果要增加香味的辨法,除了加化學香精、濃縮萃取、再則就是原料的品種,品種不同也會影響到香氣,南杏新不新鮮真的很難從外表分辨出來,但是榨油機一榨下去,如果材料是泡過化學藥劑的,立刻就會出現不該有的味道,事先烘乾48小時的南杏,油色就比較黃,沒烘過的就比較淡,原料比較建議跟生意好的商店買,因為他們不會囤貨,東西流動快,相對的保存不當或買到不新鮮東西的機率就低。
油粕怎麼用:油粕還可以用果汁機加工變杏仁漿或杏仁牛奶,因為材料進榨油桿時,裡面還是會加熱到一定程度,先以當它變油粕的時候其實也熟過了,可以直接吃或用的,我先前還拿它全身去角質效果還不錯,皮膚滋潤又滑滑的,聽說還有人用杏仁粉末洗過頭(這個我沒試過),不過這個渣渣恐怕不能天天往浴室用,怕水管塞住就不好了。
自從我自己榨紫蘇籽油的時候,意外發現,投料的方式也會影響出油率後,我決定以後都要大大的改變我的投料習慣,每次整包一台斤倒下去就不管它了,這個壞習慣要改,一台斤分最少4次投料,出渣口不噴油了,麻煩一點就是3~5分鐘補一下料而已,出油率大大提高3%以。壞習慣真的要改、要改、要改。
另外還要順便提醒一下,因為這次榨杏仁油距離上次開榨油機將近2個月了,不管上次我洗的有多乾淨都沒辦法避免出渣口的渣有雜物,所以建議如果機器放太久沒用,榨樘還是要再重新清洗過再用比較好,才不會像我超心痛的把2斤南杏的渣全丟廚餘了,本來還想好好認真的看是要入皂還是打杏仁漿的,嗚嗚!
杏仁粕如果把它再打細一點,粉狀的話,就是是現在時下最夯的“無麵粉”烘焙材料了。但是我家妹妹用它烤了蛋糕後告訴我說,它真的太杏仁味了,情願還是吃麵粉做的蛋糕跟餅乾好了。